作为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之一,《羊城晚报》始终以'立足广州、服务湾区'为办报宗旨。今天的报纸再次聚焦民生热点,从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到城市更新规划,从岭南文化传承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方位记录着这座千年商都的脉搏跳动。无论是早餐摊前翻阅纸质版的阿伯,还是地铁里刷着电子版的年轻人,都能在这份报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与未来期待。
头版聚焦:广州疫情防控常态化最新部署

今日头版详细解读了广州市卫健委发布的最新防疫政策,包括重点场所管理、来穗人员健康监测等具体措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秋季开学制定的校园防疫方案,以及广交会等大型活动的应急预案。报道中引用了多位疾控专家的权威解读,帮助市民更好理解政策背后的科学依据。
城市更新进行时:老城区微改造新进展
第二版深度报道了荔湾、越秀等老城区微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通过采访参与改造的规划师、施工人员和社区居民,生动呈现了如何在保留岭南建筑特色的同时提升居住品质。特别关注了永庆坊二期工程的文创产业引入情况,以及骑楼保护修缮的技术创新。
大湾区观察:跨境医疗合作新突破
财经版块重点报道了粤港澳大湾区'医保通'试点扩大的最新进展。详细分析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跨境医疗机构的服务流程,以及港澳药械通政策给内地患者带来的实际便利。文章还采访了多位通过新政策获益的患者,用真实案例展现大湾区民生融合的成果。
岭南文化:广彩非遗传承人专题
文化版面用整版篇幅呈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的传承现状。通过对三位不同年龄段传承人的深度访谈,既展示了传统釉上彩绘的精湛工艺,也探讨了年轻一代在创新传承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配图中精美绝伦的广彩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今日特稿:广州城市记忆口述史
副刊特别策划了'听见广州'专题,收录了20位普通市民关于城市变迁的口述历史。从珠江泳场的夏日记忆到白云机场的搬迁往事,从骑楼下叫卖声的消失到地铁网络的延伸,这些鲜活的一手资料构成了独特的城市集体记忆,引发各年龄段读者的强烈共鸣。
今天的《羊城晚报》再次证明了自己作为城市记录者的价值,既有政策解读的权威性,又保持贴近民生的温度。从疫情防控到文化建设,从城市更新到大湾区发展,这份报纸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广州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建议读者不仅要关注头版要闻,也不要错过那些记录城市脉动的特色栏目,它们共同构成了理解当下广州最生动的文本。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